详解辽足窘境:拖欠工资+生死未卜 1.6亿元窟窿谁来负责?

时间:2024-02-03 08:17:04 来源:搜狐

导读:今年辽足冬训,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。原定于12月中旬的冬训,由于欠薪等因素影响,被推辞到12月29日。2018年已经成为历史,那么2019年的辽足,究竟会有怎样的

今年辽足冬训,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。原定于12月中旬的冬训,由于欠薪等因素影响,被推辞到12月29日。

2018年已经成为历史,那么2019年的辽足,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?尤其近期种种围绕着辽足的传闻屡屡出现,搅得人心动荡,更是让关注辽足的铁杆球迷们心神不宁。这期辽斋,咱们就一起唠唠辽足。

传闻很多,猜测不小,一直迟迟没发辽足相关内容,不是不关注,而是觉着应该也有必要呈现些有价值的东西。所有的愤怒和情绪,在当前的无力状态中,都显得缺少价值。

论抨击宏运的犀利性,七八年前早在辽足征战中超而且有竞争力那几年,我在前供职单位《沈阳日报》撰写了不止一次。最后又能怎样?好稿评不上,最终还树敌。

很多时候,为了每个月那几千块的收入,不得不做一只温顺的羔羊。但后来我真是受够了,自己不能改变当前境遇时,离开就好了。平台变了,关注辽足的这份儿心情一丁点都没变,所以针对微博及公众号一些辽足球迷的疑问,前阵子跟辽足俱乐部方面沟通了一下,算不上什么独家情报,咱们球迷自行判断就好。

对于冬训备战的延期,辽足俱乐部高层给出的回应是,“确实是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干扰,但从足球的规律来看,我们不能再往后推了,否则会耽误球队2019赛季的整体备战。”

看样子,这话里话外,确实也印证了近期专业体育媒体的报道:目前的辽足处在生死存亡之际,这说法并不夸张。

2017赛季,是辽足降级后的首个中甲赛季,经历了这个跌宕起伏的赛季,说实话辽足掉了不少粉。尤其是近几年连续“卖主力”的情况下,使得失血严重的辽足,在中超乃至中甲都失去竞争力。

这个冬天的辽足,格外艰难,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其中又夹杂了迷茫。关于球队未来命运的问题,被主流媒体披露后,经自媒体的一次次加工,如今成了辽足死忠球迷内心的惶恐。

在种种情绪的笼罩下,除了义愤填膺地怒骂“宏运滚蛋”、“还我辽足”,球迷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。不过,这么多年,经历如此多的大风大浪之后,这时候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共同追问或者说简单探讨下:

1、明年宏运究竟还干不干了?

2、欠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?

3、宏运接手辽足这十余年,整体投入只有3个多亿?

4、辽足标价4个亿究竟是谁定的?

先说第一个问题,宏运明年还能不能继续经营辽足?这是一个涉及到多方的事情,并不是由宏运单方面想还是不想的问题。想继续干下去,那么欠薪问题怎么解决?想顺利撤退,那么谁来接手?

所以说,这并不是一道“行不行”、“想不想”、“能不能”的问题,单方面的逻辑或心理预期并不能解答这到难题,尤其在东北这个大的经济环境下,这到难题变得就更为繁杂甚至庞大。

再说欠薪问题。多年来,辽足欠薪算不上什么新闻。拖欠工资奖金这种事儿,我个人是最不能接受的。不少球员的房贷、车贷怎么还?俱乐部员工的正常生活怎么保证?哪怕是在我们大多数人所在公司企业单位中,“欠薪”这种事儿常常为人所不齿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那么,辽足这次欠薪多达7个多月都没能解决,不论是时间跨度,还是整体拖欠数额,都是历来很少见的。当然过去欠薪确实是没有欠黄的情况,不过这一次确实是很伤人。眼看春节将至,这事儿不给解决,谁能过好年?

毫无疑问的是,宏运俱乐部这次拖欠工资奖金行为,必然是最大责任人,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了,也不用怎么洗地或美化,理由一千万个有漏洞。不过,这种事情的出现,也并不是宏运单方面的“不作为”。

他们自身也有难言之隐,难处在哪儿?主场从盘锦回迁沈阳,除了沈阳作为省会的综合优势,很重要一点就是沈阳市政府每年给予球队的资金补贴,这方面是有合同的。不过,在沈阳的三个赛季,“辽宁沈阳宏运”只从沈阳市政府方面得到2000万元的赞助资金,这和每年6000万元的资金相差太多了。

也就是说,三年辽足方面应拿到1.8亿的赞助资金,可目前却出现了1.6亿的资金窟窿,这部分资金不落实,球员的工资奖金,恐怕就得继续等了。

至于这部分资金为何迟迟没有支付,最后会不会“烂账”,没有人能给一个肯定答复。而宏运俱乐部的回应,也不难看出沈阳的“地方特色”,在处理遗留问题的流程过于冗长,宏运高层负责人直言,“政府领导更迭,新官要理旧账,不能停留在口头上,辽足生死存亡,是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!”

接下来再说说宏运过去十多年来的整体投入吧,从税务部门得到的数据显示:2018年,辽足俱乐部整体投入是2.5亿元,2017赛季和2016赛季整体投入单赛季大约均在3亿元,其中2016年引进乌贾还支出了1200万欧元转会费,是当年最大的一笔支出。2016年之前的几个赛季,每年支出平均7000-8000万人民币……

赛季整体投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?其中包括球队日常的工资、奖金、客场差旅等费用,其中球员的工资奖金均为税后。也就是说,俱乐部实际支出费用要要高于税务部门的数据呈现。

初步算下来,宏运俱乐部这么多年的投入远超外界所说的“3亿”。在足球最烧钱的2016、2017这两年,单赛季的投入就已经超过3亿这个数字。所以说,数字不会说谎,如果经营十多年足球,宏运他们只拿出3亿的话,那在辽宁地面上,有实力玩足球的企业都得在省体育局门口排队了。

当然,宏运近几年在转会市场的收入确实也比较可观,如今宏运把能卖上价的球员都相继卖出了,不过除了能维持球队正常运转,已经没有多余闲钱往自己兜里揣了。

近些年卖出的主力,好信儿的球迷可以罗列一下,按照媒体给的最高标价也OK,看看能卖多少。足球市场的火爆,也就是从46号文件出台之后的这四年,不是我瞧不起咱自己的球队,难道每年都会有价值上亿的球员达成交易?显然不能。

所以说,球迷大骂宏运不负责,没问题!宏运需要承担责任,更没问题!不过在这样的前提下,还得让数字说说话,并不能因为辽足现阶段有困难,咱们就把全部屎盆子往某一个人或某一个企业身上扣,这并不客观。

话虽如此,宏运还得承担责任,辽足这块昔日的金字招牌,为什么混的如此边缘?为什么?如果心死需要经历一段过程,从当初的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到如今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”,球迷大量的流失远比每个赛季损失几个主力更有杀伤力。2019赛季,辽足还能靠“卖血”生存吗?对不起,骨瘦如柴,生命体征微弱……

再说下辽足标价4亿的定价,从我目前有限的了解来看,这并不是宏运方面单方制定的。实际上,宏运自身也没有自我标价。

前几天,俱乐部方面负责人是这样说的,“我们欢迎任何有诚意的公司及企业上门来正式谈判,关于辽足未来,关于辽足转卖事宜,包括前几年传出的某沈阳当地实力企业有意收购辽足,实际上并没有公司和人和企业以官方名义正式上门和我们谈判。一直以来,我们俱乐部大门敞开,只要能让球队发展更好,欢迎有辽足情结有体育热情的企业来接手。”

另外,这么多年宏运接手足球,是不是存在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”的目的?长期以来,跑线记者和球迷都挺关注,但很少提及这个“敏感”的话题。那么,宏运是不是通过足球获取地产项目的利益呢?宏运俱乐部不久前给出的回应是:“沈阳所有地产项目,跟搞足球完全没有关系。”

据宏运俱乐部高层透露,“从最初省政府牵手搞足球项目,到后期的无息贷款没有落实,这个过程中,不少人都以为宏运在足球上获利了。实际情况是,宏运在沈阳的项目跟足球无关,这个很重要,要不然老百姓都以为宏运因为足球在沈阳占到什么便宜了。”

谈了这么多,辽斋的目的只有一个,试图给球迷呈现更多的信息,从而有一个直观的判断。至于宏运俱乐部回应的一些说法儿,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判断。

说实话,我这也冒了一定风险发这期,而且也不能保证在某个时间点,这期会不会被下线……总之,我把自己了解的,知道的,打探的消息和数据罗列呈现出来,试图从信息层面给予关注辽足的球迷一些非官方呈现吧。

这些年,辽足走了这么多坎坷之路,让球迷缺少安全感。平心而论,宏运接手辽足这些年投入还相对稳定,但目前又走到了死胡同,如今前途未卜,也是挺让人唏嘘感叹的。

从主观因素来说,宏运方面的责任肯定是脱离不了。不过,即便换一个投资方,辽足真的会有更好的出路吗?谁也不敢打包票。

可以肯定的是,在现阶段沈阳当地大的营商环境下,谁接手辽足恐怕都很难玩的转,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带头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下,这注定就是一个死局!
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